自愈

376356914879804434

这几天,心情从非常焦虑逐渐平缓。想记录下这些变化。

—焦虑—

在常德万达广场买了一套房,仍然是12层,仍然是02号,买房的原因首先是看好地段、其次是想把户口独立出来、再次就是以后和朋友回老家可以单独住。

首付了20多万,灵活的积蓄才12万,其余攒的钱都是股票和基金暂时不想动的,临时找中信银行消费贷款了9万,勉强凑齐,给父母转账了过去。

月供再次增加了,仍然是30年。不仅是月供,中信的消费贷每个月也增加了3200元的还款金额,再加上北京北房子入住1个月大家具大家电的采购花了不少钱,这样下来,北京房子月供+常德房子月供+生活+信用卡大额还款+中信消费贷+招行闪电贷。。。。。压力增加了很多,跟父母说没啥压力,其实自己内心压力还是很大的,也挺担心的,特别是结合目前工作不是特别稳定的状态,内心还是非常焦虑。晚上会拿着一张白纸不断的算来算去,发呆。。。

—平缓—

焦虑了两天,随着对压力点一个一个的分析和“破解”,每晚也会对着释迦牟尼佛像诉说心中之事。。。。总之,靠自我调节,心情逐渐平缓了下来,解决方案如下:

 

【北京北房子月供】继续还;

【常德万达广场房子月供】4月开始还;

【生活开支】节省开支,花钱不再大手大脚,出国旅行也限制次数;

【信用卡大额分期还款】用公积金6月全部还完大额分期部分;

【中信消费贷】这是引起我焦虑最大的因素,解决了这一点就好了,思考了很久还是买了40%的基金,回笼8万,准备6月前一次性还完;

【招行闪电贷】蚂蚁借贷员工借款5万解决,对员工还是很优惠的,利率才万分之1.5,真是良心企业,而且可以1年之后再还,而不是分期还;

 

目测6月之后,如果4月调整工资还能涨点点那就没压力了。

不过,还有有隐患的,自己35岁之后估计很难在互联网工作了,贷款还有还到60岁,不知道有什么工作能覆盖两套房的月供。

也许那时候货币贬值的厉害了吧,也许那时候工资也很高了吧,也许新工作也还好吧,也许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就行了吧,谁知道呢。。。。。。

其实,2017逐渐要调整自己懒散的心态了,作为一个男人,还是要继续努力、奋进、吃苦,不能现在就想着如何享福,加紧努力攒钱吧。

 

我的2016年书单

看完:
《京都朝圣旅人书》—佛教
《八万四千问》—佛教
《藏密临终宝典》—佛教
《法华经》—佛教
《楞严经》—佛教
《大圆满前行》—佛教

正在看:
《百业经》—佛教
《时运变迁》—政治经济
《入菩萨行论》—佛教
《1984 动物农场》—政治小说
《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硏究》—心理学

焦虑

记得前几个月,觉得自己学习了一段时间的佛法后心态开始变得平和,开始接受现实的种种痛苦,也少了一些焦虑。

但这段时间,发觉自己越发焦虑。想得越来越多,对未来越来越没安全感,恩,我觉得自己的心出了一点问题,得医治一下。

佛学教人们学会放下执着,但身在滚滚红尘世俗中的我却越来越执着已经拥有的或者焦虑害怕失去。其实原因很简单,长久以来的贪嗔痴习气一点都没减少,但解决方法很难啊做到,断舍离,何其难。

焦虑些什么,其实觉得这些焦虑的点还是挺幼稚的,不过,想了想还是写出来:

1)先说房子,4月份过户了房子,预计12月搬进去,北京房价已经连续涨了好几个月,当时4.1万/平的价格,目前挂牌价涨到了6.5万/平,买一套房得到的纸上财富比工作10年还多。

那么,问题来了,患得患失的我总想着是不是过段时间卖掉呢,不卖房价跌了咋办,卖掉了去哪里住,还继续在北京发展吗,是否去个小城市不用工作都可以度过余生,卖掉了之后继续涨怎么办,卖掉了拿到的钱去买什么理财,需要把房子租出去吗?然后在更远的地方自己租房,这样可以多点收入。。。。。我都觉得自己挺无聊的,天天瞎想这么多。

2)再说工作,目前的工作其实自己挺不开心的,团队内部以前产品经理们各自干一块活儿,交集比较少,现在,几个产品经理一起干一个直播项目,人性的阴暗面都充分暴露了,诸如抢活儿、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各种刷存在感让领导关注、在工作群说些虚伪的语言。。。。作为我就冷眼旁观,觉得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工作的态度,但我渐渐发现领导觉得我不关注他的事业。外部来说,对接的运营专业性很差,但又非常强势,“我不管,我就要”,我想这么泼的原因主要是要他们的领导“靠山”很强大吧。。。。

其实对于目前工作,已经开始觉得有些恶心,但又焦虑着辞职之后做什么好,这几天一直在看拉钩的职位,继续做产品经理吗?好像不太愿意了,压力比较大,做生意吗?什么都还不会,亏了咋办,做个低端点的事情吗?比如内容审核员等等,收入估计还无法覆盖房贷,卖掉房子不工作了?那未来那些大事需要钱怎么办,理财能带来维持生活的收入吗?

3)再说生活,认识了TT,9月去了山西她家里,见了一次父母,估计后面还要给大额彩礼,提亲,办酒啥的,我也觉得这些事情很烦,但好像也避免不了。结婚之后,过年过节去谁的老家,亲戚喜欢说风凉话怎么办。。。。。昨天还想着以后真不能要孩子,要了孩子,不但工作压力更大,而且养孩子也是个大问题,自己每天精力都不够,还要学习佛学,哪里还有精力再养孩子。

。。。。。。

我想这些问题就算解决了,未来还会有源源不断的问题出现。想了这么多天,给自己开了一个简单的处方,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至少不让自己瞎想了。

房子不卖,租一半给好基友,缓解房贷的负担;

工作先继续干着,不要遇到一些挫折就气馁,态度积极点,保持目前中等收入不下降;多和老朋友勾搭下,看看有没合适的机会,换一个环境,虽然不一定比现在要好;

另外,多余的钱买点债券、基金和股票,牛市的时候卖出也可以缓解下房贷;

。。。。。。。

其实就是趁着30出头攒钱,让房贷负担变小,这样大概35左右就可以提前“退休”,不再选择互联网这样高强度的工作。

生活上,和朋友们共同面对未来的困难吧,一个一个击破;孩子,真的不想要了。

真正要让自己的心灵真正的减负,回归平静,还是要依靠佛法,学会放下。。。。。但身在世俗中的我,做到放下,真是难上加难。

老了?

以前看了一篇文章,大概是说具有一些怎么样的特点就代表着“老了”或者说是心智成熟。

如今,进入而立之年的我观察着近一年来自身的种种变化,发现自己:

  • 越来越认命,顺命,信命
  • 越来越不喜欢颠倒时间的无效社交生活
  • 越来越喜欢平静或冷眼看待周遭发生的一切,对很多事情坦然接受,理性而平静
  • 越来越认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越来越远离好友圈,更喜欢安静和独处、思考了
  • 越来越难以被真正的感动
  • 一个人可以长期生活,独当一面,不再依赖
  • 对于得失,不再强烈的计较,失之,不再情绪激动
  • 对于做决定,会权衡再三
  • 对于他人遇到的不公感到爱莫能助,但不会愤世嫉俗
  • 经常对于他人的各种“炫耀”呵呵一笑,像大人看着小孩炫耀自己的玩具一样
  • 在社交平台发状态的频率越来越低
  • 情绪化程度越来越低,性格更加圆润
  • 对于不认同自己观点的人,微微一笑,随缘、包容
  • 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富裕程度

……

写得很零碎。

虽然心态的确在“变老”,但好的一点是目前还不太喜欢回忆过去,会向前看,总觉得过去的自己在感情和精神层面有些不堪……

298667505137496169